close

「真正難受的不是痛苦本身,也不是伴隨而來的恥辱,而是加害者不承認自己造成傷害。人之所以能忍受痛苦,是因為知道自己經歷了痛苦。當自己的痛苦不被當一回事,這種認知上的落差會導致更大的痛苦。」

 十七歲的佳奈子(佳佳),是家裡三個孩子中最適合念書的,在父親的指導下沒去補習班就考上私立中學。直到一年半前,佳佳身體開始出現無法動彈的症狀發作時,佳佳動不動就請假,提不起勁做任何事,身體不受控制這個問題,她怪在別人頭上,怪在已經發生的事情上。尤其是兩年前母親中風生病之後簡直變了一個人。父親的外觀上是正常人,只是脾氣一上來,就會展現出判若兩人的殘酷。只要全家人一起吃飯,他們喝了酒就找小孩麻煩,動不動就說要死給孩子們看,或是叫孩子們去死一死,然後隔天就什麼也忘得一乾二淨。

沒有人真正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,每次大家都有不同的認知。缺乏共識的虛無感讓所有人無言以對。每個人都在斟酌到底誰對誰錯,每個人都在忍受不同的憤怒和委屈,壓抑在內心發酵好多年,明明是一家人,彼此心中發酵的情緒卻是天差地遠,最後大家都會問一個問題,這一切難道都是我的錯?一切痛苦都是自己想不開?家中的每一位成員都用自己最站得住腳的方式,去記憶那些傷害自己的往事和言詞,以便用來責備他人,或是保護自己的記憶不被污染。要保護自己的記憶,唯有離開這個家。家裡沒有法官也沒有神佛,最先離開的人是哥哥,再來是弟弟。佳佳不是不離開,不是理性叫她不要放棄,而是內在的生命要求她不能放棄,這是一種類似父母對待子女的心境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這次回父親鄉下的老家參加祖母的喪禮,回程時母親想把握這次全家人難得聚在一起的機會去旅行。這趟重溫舊夢的遊樂園之旅,在旅途的車上及到了園區,適逢保養日而不能啟動的旋轉木馬,一家人又會引起了什麼樣的衝突及騷動呢?為什麼那次旅行後,佳佳就直接住在車子裡,每天由母親開車載她上學?

「克制不了自己的情緒,除了發洩出來沒有其他辦法。淚水早晚會哭乾,但停止哭泣不代表希望到來。大哭一場後,淚水乾了,頂多只能放下一點重擔,鬆開緊握的拳頭。以憤怒為行動力,遠比這簡單、輕鬆。放下心中的憤怒,放鬆被命運打得千瘡百孔的僵化心零,是一件非常痛苦又殘酷的事情。」

這是一本讀後令人感到心疼的家庭故事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透析走讀 的頭像
    透析走讀

    透析走讀的部落格

    透析走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